本文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4方面综合分析教育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发现教育投资恰逢重要的十字路口。
政策篇
加快教育领域开放,放宽外资股比限制
教育是外商在华投资的特殊地带,纵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其对教育限制的放开充满反复性。从1995年教育行业都在限制类目录,到2002年,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机构被列入“鼓励类目录”,再到2015年外资进入高等教育受限、学前教育首次受限。20年的时间,中国对外资进入教育行业保持开放且谨慎的态度。
而今年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将加快教育领域开放进程,放宽外资股比限制。这一信号,或为外资进入教育领域带来新的机遇。
对于中国教育企业来说,此次开放对教育行业外资限制的举措,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快境外投资者对中国教育行业的理解。对于家长来说,放开限制也增加了孩子的教育选择机会,满足家长和孩子多元化教育需求。但《民促法》明确规定,外企不得举办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因此,尽管具体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尚未公布,但预计幼儿园及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等学校将受益。
不低于GDP4%的教育经费
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下文中简称《意见》)规定,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自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并持续保持在4%以上,《意见》规定了教育经费未来投入总额的底线。同时“只增不减”的提出,也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校外培训规范——洗牌大时代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从国家层面,对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构建长效机制、规范培训秩序、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对截至10月15日的校外培训机构整改情况进行通报。《通报》显示,全国2963个县(市、区)已启动专项治理整改工作,1015个县(市、区)已基本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完成率为34.26%;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05万所,存在问题机构27.21万所,现已完成整改8.35万所,完成整改率30.68%。
整改不合规的培训机构,提高校内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加强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主战场,供需两端都有变革。这对于整个K12课外辅导行业而言,高速增长的阶段也宣告终结。各类机构都将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合规大考验,行业大洗牌将要开始,机遇发展也已经到来。
经济篇
民企苦陷高负债,教育企业现金流优势集中体现
从资产负债率水平来看,教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集中在60%以下,其中以中教控股和21世纪教育等实体学校为代表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在20%左右。即教育企业资产对负债的覆盖能力远高于其他行业。
从资产对负债的覆盖角度来看,教育类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在2.42-3.86之间,即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覆盖比例平均在3倍左右,其中A股教育类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在3.05-4.03,港股教育类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在1.33-5.68,美股教育类企业的平均流动比率在1.21-1.77。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类企业流动负债的构成中很重要的一项为预收账款,即由于教育非及时性消费的特点,学费的收取与产品的消费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并由此产生了预收账款。
以好未来为例,其2018年Q1、Q2、Q3的预收账款占总负债的比例达到58.29%、66.28%和54.68%。此外,相较于其他行业的预收账款,教育行业的预收账款产生退款的风险更小。因此,教育企业预收账款的负债情况将好于其目前资产负债表中所表达的情况。良好的流动性表现也成为教育资产在资本市场普遍趋紧的情况下更好的选择。
2018年资本寒冬,教育行业一级市场融资增长
据资料梳理,从近12年教育产业一级市场投融资情况来看,2007年至2010年教育行业年均投融资事件在10起上下浮动,也就是说,基本每1个月发生一起投融资事件;2010年到2013年投融资事件有明显的阶段性增长,且逐年增多,但年度没有突破百起;2015年以后教育行业投融资大踏步突增,在2016年有所下降之后稳步增长。截至2018年前3季度,教育行业融资事件共有445起,已超过2017年全年的412起。
从教育行业一级市场融资情况对比来看,2018年仅1-9月份的融资事件就超过2017年一整年,并且,1-9月份融资金额总额达到430.67亿,比去年一整年融资金额还要多出147.81亿,同样,2018年单笔融资额接近1亿元达到0.97亿元,较去年的0.69亿元,增长40.6%。
社会篇
经济压力中的教育刚需
无论是制造业去产能去库存,或是出口受到贸易战的影响,从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中看,似乎经济下行中消费降级,还是中国房地产固化了超过300万亿的资金。教育、医疗、养老作为刚需呈爆发增长的三个领域,成为拉动内需重要的“三驾马车”。
从二胎红利中爆发的早幼教,到新高考改革中依然火热的K12课外培训及新兴的素质教育,再到经济压力中白领人群纷纷充电学习的职业教育。教育行业似乎无孔不入,新刚需也是教育成为投资热的原因。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社会氛围深入人心之后,教育产业仍然是社会消费中近乎“必需品”的地位。
A股并购逆周期,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有条件过会
据沙利文相关报告,职业教育收入自2013年开始保持16%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17年的987亿元人民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2022年职业教育市场收入将达到1930亿元人民币。截至2017年,全国共有300多家职业教育服务提供商,按照收入统计,职业教育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占市场总额的9.8%。其中,中公教育以4.1%的份额位居第一。
11月2日,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根据亚夏汽车披露的相关文件,在本次交易中,截至评估基准日2017年3月31日,中公教育经审计净资产账面价值10.00亿元,评估价值185.35亿元,增值率达到1752.92%。按照交易价格进行测算,中公教育2017年市盈率达到了37.37倍,2018年的预测市盈率也有19.91倍。在目前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公教育的交易价格明显偏高了许多,也侧面反映证监会对优质教育资产的认可。
逆周期,储备高端人才势能
数据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860万,达到历年之最。上半年以来P2P公司相继暴雷,加之央行资管新规政策出台,投资机构在去杠杆的压力下,整部门裁员已经不是新闻;券商也几乎不招人;房地产企业也将去化率低的压力直接体现在了校招环节;而年末百万人期待的国考,今年招录岗位仅有1.45万,比去年减少近一半……
得益于教育行业逆周期性,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可选择人才确实多了起来。以往,金融、大厂和地产自带明星光环,而今年房地产和金融遇冷,教育行业成了资本寒冬的“避风港”,也成了毕业生校招时的“避风港”。多数教育企业明确表示今年的应聘者综合素质较去年确实有所提升,而因为对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乐观的发展前景的预期,多数教育企业今年也加大了校招的宣传力度。
有培训机构将今年秋招视为最好的招聘季,校招指标没有上限,希望尽可能的多招聘一些优秀的老师,因为在二三线城市,K12课外培训的刚需依然很强。非常时期,面对资本寒冬,面对人才焦虑,更应该保持理智,稳步前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今年校招中各教育机构收获的高质量人才,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为整个行业释放势能。
技术篇
支付方式变革:扩大在线教育市场群体
学霸君CEO张凯磊曾公开表示,目前80后的家长群体习惯了在线支付,这是对于在线教育最大的认知改变,是需求侧愿意付钱的改变。而昨天商业界的奥林匹克——天猫双十一落下帷幕,全天2135亿元的交易额打破的不仅仅是记录,而且是支付方式的升级与变化。
在前几年双十一还在关注移动端与PC端付费比例,移动端支付比例从2015年的68%,跃升至2017年的90%。而今年双十一通过生物信息完成支付的占比高达60.3%,创造了新的记录。相当于每10笔支付就有6笔是通过指纹、人脸等完成,正如蚂蚁金服副CTO胡喜所说,“中国已经进入生物支付时代”,这将极大地降低移动支付的门槛。
从直播、双师到AI,教育在技术领域的全面革新
由直播技术引起的产业变革,可以说支撑起了目前教育投资中最火的在线教育。在线教育依托直播技术的迭代升级,从“1V1”到“1V多”商业模式也因技术而带来无线可能。
线下K12培训与职业培训中的双师技术的应用,也正在打破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域性限制。9月28日,流利说在美成功上市,也成为国内AI教育第一股,讲述互联网经济下,一个6岁的教育APP可以由小到大的故事。
而当下,教育产业的逆周期与新刚需性不仅成为了投资中可以持续关注的领域,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革新着投资逻辑与未来方向。
发布者:老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u148.cn/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