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正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指导意见》,通过实施办学条件提升、高中大班额化解等四大工程,完善四川高考综合改革。
据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介绍,此次指导意见总体要求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分类施策,用两年时间全面提升全省高中阶段办学条件,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四大工程。
实施教师保障工程
到2020年8月前普通高中师生比达到国家标准,针对选课走班可能引起的结构性缺员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公开招聘、校际流动、跨学科任教、购买服务、退休返聘等办法予以补足配齐。加大县域内教师统筹调配力度,实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交流制度化,推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实施办学基础条件攻坚工程
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确保学校教室在2020年8月底前能够满足选课走班的教学需求。按办学规模合理配置常规实验室、实训室和功能教室,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建设学科教室、心理咨询室、生涯指导规划中心等特色功能教室,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全面发展需求。
实施大班额化解工程
据了解,四川将逐步消除大班额和减少超大规模学校,确保从2019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起,不出现56人以上的大班额。切实控制超大规模普通高中学校,新建普通高中规模原则上不超过3000人。
实施考试安全保障条件建设工程
在2019年12月底前完成标准化考点升级改造,2020年8月底前完成新建标准化考点,确保省级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在标准化考点进行,标准化考点的数量、设备适应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此外,据了解,在配套改革方面,四川还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及时准确将相关信息上传至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信息管理平台。
高考改革应防止“现代化的陷阱”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木洲近日谈到,高考改革是推动高考制度现代化的根本途径。然而,在推进高考制度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警惕和防止“现代化的陷阱”。
当前,从浙江、上海等新一轮高考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已出现了“偏考”“偏教”“自主招生造假”等亟待调整完善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伴随高考制度现代化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考改革落入“现代化的陷阱”。
比如,今年8月媒体曝出“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便是一个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重要警示信号,它表明在高考制度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制度规则,弥补制度漏洞。
高考制度必须通过新一轮综合改革做到三个相适应:一是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相适应,进一步推进招考分离,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考试机构实施考试、考生诚信高考、高校自主招生、社会依法监督的高校招生机制;二是与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普及化人才选拔格局相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入学,完善因校制宜、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个性化招生的高校招生模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入学需求;三是与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基本性质相适应,进一步促进高考公平,完善加分政策和弱势群体入学政策,加强教育考试法制建设,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高考利益。
总之,高考制度现代化的目标既包括高考制度设计的合理化安排,也包括高考制度实践的功能性要求,它是国家建设、社会变革、教育改革以及人的发展对高考制度改革的综合诉求,其根本任务是服务与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实现高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布者:老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u148.cn/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