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四十载:精英教育的理念之变资讯快读热文推荐活动会议

1.jpg

少年班创办:一场教学改革的实验

早在1974年,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就提出建议,中国要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彼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科技人才严重断档,“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科学家的倡导下,中国科大创建少年班并招收了第一批21名学生,平均年龄14岁,最小的11岁。这批学生中就包括轰动一时的宁铂、谢彦波等少年。

少年班创立的目的在于:在中国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打破不重视培养基础科学人才以及其他各类人才的状况,使得全国各类人才的培养步入正轨;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推动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没有改革开放的制度和思想的活跃,就没有少年班的产生。在那个年代,这是个新生事物,鼓励了创新。”1978年进入中国科大少年班就读的王永说,在当时这种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要承认的确有一部分学生在很小年纪就有学习大学知识的能力,而这部分孩子也需要年龄相仿的学习环境。

在业内人士看来,少年班的成立是一场教学改革的实验。在当时人才培养几乎断档的形势下,它的出现无疑对正规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产生很强的推动力。

少年班模式:由培养顶尖科学家转为培养领军人物

一路走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社会上对少年班也充满争议。有少年班学生被曝出家为僧、有心理问题等,让不少人对少年班模式提出质疑。

“我觉得那时候,少年班成了国人追求科学的一个缩影。”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阿里云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说,一代人的焦灼感和焦虑感,让宁铂这一批人被赋予太多希望,在社会大众心里被赋予神话色彩。

在争议中发展,无疑可以用在目前仅有的、仍在稳定招生的中国科大少年班和西安交大少年班身上。

从中国科大少年班选拔来看,早期学校还拥有较大的自主招生权,如今随着高考制度的完善,高考分数基本成为选拔的硬门槛。与外界猜测不同,选拔没有专业的智商测试,而是通过笔试、现学现考、面试等多个复试环节,从1986年起还加入了心理测试。

中科大少年班招收的学生不是偏才、怪才,而是文理兼备尤其是物理、数学擅长者,他们毕业后大多选择继续深造。考虑到年龄较小,少年班引入心理测试是为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以防他们背负太多心理包袱。为了减少社会“捧杀”,少年班规定毕业班以下的学生不能接受媒体采访。

如今中科大少年班已经由当年几十人的一个班,发展成以“少年班”命名的有着300多人的学院,培养宗旨也悄然发生变化,由最初培养顶尖科学家转为培养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少年班培养:赋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中科大少年班和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共同核心理念。

“培养特殊人才,需要耗费不同寻常的成本。但我们从探索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人才的大尺度来着眼。”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说。

中科大选择的少年大学生,大多都有立志科学前沿研究的理想。按照拔尖科研人才需要的数理化等基本功要求,少年班学院先按照数学、物理专业水平的课程进行一年的基础通识教育;第二年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学科平台,进入各学院学习;第三年再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方向。

杜江峰,如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昔日也是少年班的学生。他坦言,自己的科研之路经历过不顺,但感恩少年班的培养。“经过基础课强化训练后,大家适应能力很强,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学科领域,从事不同学科的研究都得心应手。”

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方案,“先不分专业、再自由选择”就是少年班的首创。

少年班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除了基础课集中授课外,其他课程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修读。毕业时再分别授予数学、物理、生物等不同的专业学位。

“我先试了无线电,上了电路分析,又去试了计算机,觉得不合适,后来又选了近代化学专业,但我更擅长物理,最终就选定了物理。”1982年考入少年班、当时14岁的卢征天,如今已是知名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大教授。

这种教育模式,赋予学生充分自主权,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中科大少年班这些成功经验,之后便在全校推广,如今国内一些高校也复制这一模式,成为高校教育中的创新之举。

少年班学生:“未来你应该有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心存理想、仰望星空、回报社会,我们希望少年班的学生要有大担当,培养学术精英、社会精英,能成为未来社会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做社会文明的倡导者、时代进步的推动者,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陈旸表示。

这些年,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已成为海归学术报国的先锋。2014年一项统计显示,少年班毕业担任的教授中,目前在海外与国内的人数比例已经从2005年时的3.31:1缩小到1.19:1。该报告还预测,5年内少年班教授在国内工作的人数比例将反超海外。

“少年班的这段经历让我不会迷信权威,让我有批判思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信邪,不走寻常路,如果人云亦云,就离平庸不远了。”闵万里说。

“少年班是一个多选择的机会。15岁左右,对少年班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已经足够成熟,也都坚定了自己未来的一些想法并且开始为之奋斗。”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科学家徐华认为,少年班的发展跟中国的高速发展是相关的。他一直认为,个人的发展要跟国家和自己所在的行业公司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用优秀的资源培养精英人才,优秀不意味着你有特权,而是未来你应该有更大的责任和担当。”这是陈旸反复强调的少年班教育的意义。

发布者:老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u148.cn/904.html

(0)
老王的头像老王
上一篇 2018年 10月 12日 上午12:54
下一篇 2018年 10月 12日 上午12:54

相关推荐

  • 高思爱学习升级双师课堂,用AI技术助力“千班千面”资讯快读热文推荐活动会议

    近日,高思爱学习宣布借助AI技术,对其双师课堂进行全面升级。 据了解,此次升级主要围绕如何运用数据增强教学效果、改善教学体验两大主要方向,从场景化教学、语音识别、课堂监控、AR美颜四个方面对双师课堂进行了创新升级。 对于这一升级,具体可以阐述为: 增加师生互动方式的语音答题器,使老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能够收集更多学习数据用于制定更科学的教学方案…

    未分类 2018年 11月 7日
    2.0K00
  • 作业盒子成立AI教学实验班,推动个性化、数据化教学在课堂应用资讯快读热文推荐活动会议

    11月13日,作业盒子联合SOHO中国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盒你同行-AI助学公益计划”,双方在甘肃省天水市潘集寨学校共同成立了AI教学实验班,目前该班试验年级为小学四年级。 据透露,未来,实验班将依托作业盒子自主研发的AI教学技术和内容资源,进一步推动数据化、切片化、个性化等教学方式在课堂的应用,用技术来探讨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不均衡问题。 潘石屹、刘夜在北京…

    未分类 2018年 11月 15日
    2.0K00
  •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全国首套人工智能教材将引入课堂资讯快读热文推荐活动会议

    据了解,全国首套人工智能教材将于明年问世,这套教材将能让中小学生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适应未来机器人遍地走、人工智能到处有的新时代。 这套“AI上未来智造者”丛书计划出版10册,目前已出版6册。分别为《AI上神奇动物》、《AI上智慧生活(smart life)》、《AI在变形工坊》、《AI上萌宠“小E”》、《AI超级工程师(superengineers)》、…

    未分类 2018年 11月 26日
    2.8K00
  • 宁柏宇:教育正处于投资黄金十年资讯快读热文推荐活动会议

    本文为蓝象资本创始合伙人宁柏宇近日“新青年、新教育——2018北大青年CEO俱乐部教育行业峰会”的演讲。 宁柏宇认为,当前教育正处于投资的黄金十年,在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制度方面都是乐观的;大家投资教育的原因是旺盛的需求,教育是阶层的复制;科技对教育的渗透其实是很慢的,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渗透都很慢;未来,教育领域里出100家或者200家10亿美金的…

    未分类 2018年 10月 26日
    2.1K00
  • 如何将触角下沉到2860座县城,实现在线教育的品牌新突破?资讯快读热文推荐活动会议

    最近几年有很火的词,叫“渠道下沉”,“渠道下沉”加上任意的行业都会伴随着话题性的讨论,在无数的讨论中,大家达成了共识:三四线城市,甚至2860座县城、数以万计的农村都是未来互联网的的必争之地。而教育作为既刚需更是必需的抗周期产业,在如今资本寒冬的现状下,更有必要将渠道下沉实现品牌红海突围。 相比之一线城市而言,低线城市拥有巨大的教育需求,而其对价格相对敏感以…

    未分类 2018年 11月 10日
    2.1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