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班创办:一场教学改革的实验
早在1974年,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就提出建议,中国要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彼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科技人才严重断档,“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78年3月,在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科学家的倡导下,中国科大创建少年班并招收了第一批21名学生,平均年龄14岁,最小的11岁。这批学生中就包括轰动一时的宁铂、谢彦波等少年。
少年班创立的目的在于:在中国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打破不重视培养基础科学人才以及其他各类人才的状况,使得全国各类人才的培养步入正轨;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规律,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推动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
“没有改革开放的制度和思想的活跃,就没有少年班的产生。在那个年代,这是个新生事物,鼓励了创新。”1978年进入中国科大少年班就读的王永说,在当时这种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要承认的确有一部分学生在很小年纪就有学习大学知识的能力,而这部分孩子也需要年龄相仿的学习环境。
在业内人士看来,少年班的成立是一场教学改革的实验。在当时人才培养几乎断档的形势下,它的出现无疑对正规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产生很强的推动力。
少年班模式:由培养顶尖科学家转为培养领军人物
一路走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社会上对少年班也充满争议。有少年班学生被曝出家为僧、有心理问题等,让不少人对少年班模式提出质疑。
“我觉得那时候,少年班成了国人追求科学的一个缩影。”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阿里云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说,一代人的焦灼感和焦虑感,让宁铂这一批人被赋予太多希望,在社会大众心里被赋予神话色彩。
在争议中发展,无疑可以用在目前仅有的、仍在稳定招生的中国科大少年班和西安交大少年班身上。
从中国科大少年班选拔来看,早期学校还拥有较大的自主招生权,如今随着高考制度的完善,高考分数基本成为选拔的硬门槛。与外界猜测不同,选拔没有专业的智商测试,而是通过笔试、现学现考、面试等多个复试环节,从1986年起还加入了心理测试。
中科大少年班招收的学生不是偏才、怪才,而是文理兼备尤其是物理、数学擅长者,他们毕业后大多选择继续深造。考虑到年龄较小,少年班引入心理测试是为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以防他们背负太多心理包袱。为了减少社会“捧杀”,少年班规定毕业班以下的学生不能接受媒体采访。
如今中科大少年班已经由当年几十人的一个班,发展成以“少年班”命名的有着300多人的学院,培养宗旨也悄然发生变化,由最初培养顶尖科学家转为培养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少年班培养:赋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中科大少年班和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共同核心理念。
“培养特殊人才,需要耗费不同寻常的成本。但我们从探索教育改革、创新培养人才的大尺度来着眼。”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说。
中科大选择的少年大学生,大多都有立志科学前沿研究的理想。按照拔尖科研人才需要的数理化等基本功要求,少年班学院先按照数学、物理专业水平的课程进行一年的基础通识教育;第二年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学科平台,进入各学院学习;第三年再自主选择专业学习方向。
杜江峰,如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昔日也是少年班的学生。他坦言,自己的科研之路经历过不顺,但感恩少年班的培养。“经过基础课强化训练后,大家适应能力很强,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学科领域,从事不同学科的研究都得心应手。”
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方案,“先不分专业、再自由选择”就是少年班的首创。
少年班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除了基础课集中授课外,其他课程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修读。毕业时再分别授予数学、物理、生物等不同的专业学位。
“我先试了无线电,上了电路分析,又去试了计算机,觉得不合适,后来又选了近代化学专业,但我更擅长物理,最终就选定了物理。”1982年考入少年班、当时14岁的卢征天,如今已是知名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大教授。
这种教育模式,赋予学生充分自主权,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中科大少年班这些成功经验,之后便在全校推广,如今国内一些高校也复制这一模式,成为高校教育中的创新之举。
少年班学生:“未来你应该有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心存理想、仰望星空、回报社会,我们希望少年班的学生要有大担当,培养学术精英、社会精英,能成为未来社会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做社会文明的倡导者、时代进步的推动者,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陈旸表示。
这些年,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已成为海归学术报国的先锋。2014年一项统计显示,少年班毕业担任的教授中,目前在海外与国内的人数比例已经从2005年时的3.31:1缩小到1.19:1。该报告还预测,5年内少年班教授在国内工作的人数比例将反超海外。
“少年班的这段经历让我不会迷信权威,让我有批判思维,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信邪,不走寻常路,如果人云亦云,就离平庸不远了。”闵万里说。
“少年班是一个多选择的机会。15岁左右,对少年班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已经足够成熟,也都坚定了自己未来的一些想法并且开始为之奋斗。”中国科大少年班毕业生、阿里巴巴达摩院量子科学家徐华认为,少年班的发展跟中国的高速发展是相关的。他一直认为,个人的发展要跟国家和自己所在的行业公司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用优秀的资源培养精英人才,优秀不意味着你有特权,而是未来你应该有更大的责任和担当。”这是陈旸反复强调的少年班教育的意义。
发布者:老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u148.cn/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