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三剑客与TON格局
1993年,俞敏洪创立新东方时,张邦鑫还在上初中;
2003年,张邦鑫研二创立好未来时,张熙正在哈佛商学院读MBA;
2008年,张熙创立精锐教育时,新东方已经上市两年,好未来两年后也成功上市。
非常有缘的是,三人皆北大毕业,都在教育行业中探索,且在2015年中欧创业营第四期又是同班同学。如今“北大三剑客”企业:T(TAL好未来),
O(OneSmart精锐教育), N(New
Oriental新东方)都纷纷上了市,在5000亿规模的K12市场,TON三者继续三分天下。即使如此,市场总份额也不过3.7%,行业潜力之大,容得下更多机构去合作探索。
双巨头时代的变局
2017年7月29日,好未来第一次以127.4亿美元市值超越新东方。从此,教育行业市值第一的位置由新东方换成了好未来。但换言之,新东方也在市值上压了好未来整整7年之久。
俞敏洪曾坦言,两家市场份额目前小于5%,好未来主线是数学,新东方是英语,所以还是良性竞争阶段。只有双方占据的市场份额都达到30%时才会转向恶性竞争。
在好未来和新东方“眉来眼去”的时候,张熙心里也铆足了劲要补足短板,想去开启和引领下一个时代。
今年3月28日,精锐正式登陆纽交所。8月,精锐买下天津K12龙头华英;10月,买下北京老牌K12巨头巨人教育,并亲自坐镇北京,加速全国布局。此外,张熙也提出“321”战略,2023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提高1000万学生的学习力。
根据昨日公布的年报显示,精锐教育2018财年完成营收28.6亿元,同比增长39.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39.1%。
很明显,目前体量和目标之间差距还很大。张熙回应称,“321战略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经过精确测算的。我自己是一个很讲究长期战略规划布局的人,现在的投资并购就是为了三年后甚至五年后。只要我们每年保持40%-50%的增长,就能完成目标。”
如此笃定和战略远见离不开其在强生工作经历,在创立精锐教育之前,张熙曾在世界医药龙头强生负责全球战略规划和并购。
精锐的上市之路也是历经波折终圆满,2016年,精锐教育曾试图和松发股份重组上A股,并拆了VIE架构。但受学大退市和中概股行情影响而终止。2个月后,A股天神娱乐旗下基金富达投资对精锐进行了投资。2017年初,富达投资宣布退出股东名单。两次冲击A股遇阻后,精锐选择了美股独立上市。
在谈到这两年是否错失机遇方面,张熙认为,不能说是否错失过机遇,或许两年前上市了增长会更快。但是企业和人一样,也是需要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这两年,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学习力,而精锐坚持的创新方向也正是围绕着学习力。“某种程度来说,肯定也错过了一些。但是,放眼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两年也学到了很多。”
张熙想做的是百年老店,是千亿级企业。
“上市变成公众公司以后,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有了更多资源整合机会。从变化角度来讲,精锐很多布局不是因为上市了才开始制定,我们在没上市之前就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方向。上市后,团队信心更强,资源更多,对未来布局也更坚定。”张熙在谈到上市后的变化时说道。这次上市,融了1.7亿美元。以后有很多可以灵活使用的资本杠杆,还可以和第三方成立并购基金,也保证了我们布局的资金。
他补充道,对于并购这件事,未来精锐还会继续进行,其中精锐教育保持高端业务定位,巨人教育主抓中高端。“但我们内部对于并购还是比较谨慎的,讲究量力而行和并购节奏。精锐整整摸爬滚打了10年,所以有很强的运营能力。”张熙补充道。
致力成为教育行业的“星巴克”
“相比其他行业,教育更讲究温度。”这是张熙一直坚持并推崇的原则。在对标企业上,张熙想做的是教育星巴克。因为和教育一样,星巴克讲究品质,定位工作和居住之外第三空间,而精锐做的也是第三课堂;定位在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做有温度的教育。“我们也希望能把有温度的教育延展到全球范围内,全球性的教育公司还很空缺,这就是机会所在。”张熙说。
要想成为一家全球性的教育公司,离不开资本,也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推动。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最大的风口当属在线教育。随着单笔融资的不断刷新和IPO的产生,业内更加在意线上线下的融合。对于精锐而言,自然也避不开在线教育这一细分市场。
“首先,在线教育是一个增长很快的细分市场,这没错。但是,在线教育只是大教育方向中的一个细分市场,顾客的需求是多样的,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都需要。再则,线下机构做线上也很容易。在线教育目前最重要的变现途径是直播,以线下机构的师资经验和团队要做直播则更加容易”张熙表达了自己对在线教育的判断。在季报中,我们也披露了对在线教育的布局,包括投资的溢米辅导、精锐教育|佳学慧(在线少儿数学)和UUabc优氏英语等等。我们是双管齐下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欠缺的领域加大投资。
就北美外教一对一来说,每节课均价高达130元左右,导致毛利率只有20%-25%。这也催生了大批估值过高,但持续亏损的企业。
在张熙看来,一二级市场估值是倒挂的,估值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价值。“教育是一个长线事业,不是一个平台买卖。谁能把品质做得更好更出色才是核心能力,早一点晚一点影响不大。进一步来说,战略的本质是差异化,最忌讳跟随。”
从路透数据来看,精锐股价受经济与资本大环境影响,波动明显趋同。张熙也毫不避讳地谈论自己的股价,“在上市路演时,我就给我们投资人讲过,如果是长期价值投资,建议买精锐。如果很关注短期收益,建议别买教育股,更别买精锐股票。一家持续创新的伟大公司,自然会有配得上它的股价,我们今天还谈不上伟大,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亚马逊刚上市几年,质疑声也很大,还亏钱,而我们是持续赚钱的,增长迅速。
未来5-10年,必将诞生千亿级企业
分析统计了精锐教育、好未来、新东方近两年财务数据后发现,不管是从营收还是从净利润上看,新东方都排第一。但是,新东方明显出现了严重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企业的发展是渐进的,行业前五在几年前的市场份额不到3%,现在终于到5%了。已经开始集中,加上这次国家政策调整,大企业有更好的并购机会。新东方上市后的发展速度明显比上市前快太多了,精锐也是一样的。10年以后,谁也不知道谁会怎么样。上市和收购恰好补足了我们的短板。”张熙说道。
精锐教育目前老师人数过7000,总员工人数过1.1万。张熙对人才更是投以重金,仅三季报中股权支出就有9000多万,收购巨人教育后也要对老师工资支出2000多万。但张熙直接管理的人就10个。“企业这么大,要说没有一点官僚主义也不可能。但是我们在尽量避免,至少比同等规模企业少很多。我个人很讨厌官僚主义,所以内部一直在坚持变革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决策速度。”张熙这样解释组织压力。
张熙在用人上,除了重视德才兼备,还看重学习能力是否强、目标是否高、能坚持、有没有韧劲。同时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招为辅。当市场环境不是很利好的时候,正是考验一个企业真实水平的时候。
“我最近思考最多的是战略布局做完以后,有没有足够多的人才。因为人,是关键是核心。每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都配得上一份体面的薪水。只要用更好的热情和专业精神去服务好客户,就会得到最好的回报”。张熙表示。
从最新披露的数据来看,精锐教育的已投资本回报率和ROE(年化)明显后来者居上,超过了之前的双巨头。不过,这也并不能代表精锐教育就一定是超好未来新东方的具体那一家企业,有可能巨头持续保持领先,有可能其他半路杀出的企业弯道超车。
“但精锐实力和可能性最大,多巨头时代已经到来,”张熙心里这样想。
教育多巨头之争,刚刚开始,真正的精彩是后面。有资本之争,有人才之争,有技术之争,更有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这个高壁垒之争。我们拭目以待。
发布者:老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u148.cn/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