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联合拟定了一份《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通知要求线上培训机构要紧跟线下整顿政策,并必须在网站显著位置公示教师资格证号。
其中,通知强调,要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培训机构;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备案;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工信、网信等相关部门,加强对线上培训内容的监管。
自今年年初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之后,关于线下培训机构的整顿问题一直是整个教培行业热议的话题。今年9月份,专项治理行动开始细分,逐步落在了教师资质上。
其中在《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中,就曾明确,从事学科知识类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对比前后两份文件,其复合度之高不难发现,所谓的线上整顿确实是严格按照线下的节奏在走。如果说这一年的整顿是线下的步步为营,那么待这次同步整顿线上的文件正式落地,线上机构的侥幸心理也将彻底消失。整个教培行业在整顿下,将归向何处?
2018“整顿”年即将过去,主攻线下?
整顿步步推进,层层加严
2018年2月下旬,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
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还要提高中小学育人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严明入学纪律,做好课后服务。
9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类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培训机构应将教师的姓名、照片、任教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及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未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学科类教师应于2018年下半年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经过教师资格考试未能取得教师资格的,培训机构不得继续聘用其从事学科类培训工作。
10月,教育部召开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工作座谈会,总结校外培训机构整改进展,集中约谈进度缓慢省份。会上要求,各地要以县为单位公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教育部也将集中公布各省专栏网址。
11月,教育部在京举行了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省级用户应用培训的会议。教育部方面指出,各地要用好平台,通过系统完成校外培训机构的摸排、整改、审批、学科类培训备案、社会监督等工作,面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关政策、白名单、黑名单、学科类培训班等信息。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教育行业的热点,那无疑就是“整顿”。
线上培训机构乱象丛生,尚处舒适区?
2018“整顿年”即将过去,线下培训机构已经步步为营9个月之久,在此过程中,线上培训机构却似乎不在整顿范围之内,甚至频频有在线机构被爆陷入财务危机。
10月9日,在线K12机构学霸1对1被爆陷入财务危机,员工被拖欠工资已达数月;因开学优惠集中报名的家长退费无门;高管相继失踪。
学霸1对1的某就职老师说此次学霸1对1财务危机事件的受害者教职工,已在人事部门带领下向上海市闸北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请仲裁,并对拖欠的工资进行核算。据透露,这次共计提请集体仲裁的人数达300人左右,涉及多部门工作人员。
10月16日晚上23:28,学霸1对1创始人曲斐煊通过其个人微博公开发布一则声明,称公司经营不善暂停营业是事实,本月底或11月上旬会通知大家解决方案。
学霸1对1的丑闻还未过去,10月25日又有媒体爆料,理优教育陷入财务危机,公司业务线进行全面停课停运处理。学员无法上课、也无法正常办理退款;员工也出现被拖欠工资的情况。
尽管理优教育发布声明称“鉴于个别网络谣传,我司特此声明,理优教育目前保持正常授课及授课质量”,但有自称理优报班家长的人称该声明与事实并不相符,10月24日他们就已经陆续接到了停课的通知。该家长还表示他们已组建了一个1000余人的微信群,目前还有家长陆续进入。据透露,家长的欠款金额为几千到七八万元不等。
在行业定义的2013为在线教育元年之后的这五年时间里,一方面在线教育确实呈现井喷式发展,但不能忽视的是,在一些火热背后的乱象也频频浮出水面。
除了上述列举的财务危机之外,在线教育尤其是1对1模式下的资本扎堆集聚、规模不经济模型、师资教研空间被压缩、获客成本高等等问题暴露出来的教师非专业化、教案千篇一律、退费难、APP涉嫌网络不良信息迫害等现象也随之而来,并进一步搅乱线上培训机构,使其一次又一次站在社会热议的风口浪尖。
但与之相矛盾的是,在这一“整顿年”里,线上培训机构却成为了政策之外的舒适区、安逸地,每每政策出台,都似乎与之无关。
大风已来,线上培训机构还好吗?
11月26日,获悉,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联合拟定了一份《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通知要求线上培训机构要紧跟线下整顿政策,同步规范线上培训机构,并必须在网站显著位置公示教师资格证号。
其中,通知强调,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备案;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工信、网信等相关部门,加强对线上培训内容的监管。
大风已来,未来已至,在线教育机构还好吗?
这份文件基本就是之前那份关于线下的教师资质整顿文件的配套加强版,他们也是跟着政策一步步在调整。“整体来看,这其实有利于整个教培行业的规范化、有序化运营。”此外,该公司还透露,“这次整顿其实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讲,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之前就已经在逐步调整。”
另一家在线辅导平台也说:“从9月份线下关于教师资格证整顿的政策出台,公司这边就开始在抓这一块的工作。要求新上线的老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对于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教师,也要求其考取相应的证件。”
该平台还表示,对于新上线的老师,他们有跟背调机构合作来调查三证。对于老教师,也组织了备考群。
另外,也有不少在线K12辅导机构他们早有所察觉,也早有判断,对于此次政策,态度唯有一个,便是“积极响应,坚决支持”。
无论之前是心存侥幸,还是沾沾自喜,亦或是早有察觉,毫无疑问,线上教培机构的危机这一次是终于来了。
此前,在9月份的线下教培机构教师资质整顿出台之时,中大网校教师学院院长郭阳曾表示:“政府规定K12机构从事文化课教学的老师要配备教师资格证,但对于素质、技能及艺术领域的教师未做规范,培训机构的良性发展来自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对培训机构的规范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行业负责,期待政府新政。”
如今,新政真的已来,尽管依旧主攻学科类培训方面,但不难看出整顿的节奏越发紧促。
2013年是在线教育元年,在线教培机构和在线教育第三方平台曾风起云涌,但现在仅有不到10%的机构是盈利的。基本成规模的机构都有自主研发的直播服务平台和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线上教学老师。
“各个领域的老师在直播平台从事直播及创业活动,从而使从事线上教学的老师数量猛增,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从年龄构成来看,80后、90后教师是线上教学群体的主体。一般来说,只有10%的老师从事过线上系统的教学。”王维刚认为该政策试图规范的对象是中小学文化课线上教学的老师,而该老师群体一部分从属于线上培训机构;另一部分依托第三方平台从事线上教学。
对于教师资格证考培市场,王维刚则表示可预期的是:“必将有大量从事线上教学的老师会参加2019年3月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该市场前景可观,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是否对线上培训机构和第三方在线教育平台规范,期待政策出台。”
有道考神职业教育项目总监何义冬也表示其目前正在通过企业定制和效果包过的方式跟几家大型机构进行了合作,正在实施教学过程。
但何义冬认为,尽管这一次文件针对的是线上,但其实是跟之前对线下的政策进行了互补。“我个人分析,影响仍然是线下,因为线上的中小学机构其实没有几家大型的,但线下成规模的还比较多。”
教培行业整顿触角,还将继续延伸?
11月20日,有消息称“海淀教委出手,大语文或将面临更名”。该消息还透露,海淀教委召开紧急会议,要全面整顿教育行业,大语文或面临更名。
对于该判断的来源,该消息分析称主要是依据今年8月6号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其中,在意见第二条基本原则中提到: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重点规范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其实,这一判断不仅仅是在8月6日的这份文件中有所苗头,在这份刚刚颁布的《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中,也有些话术值得探讨研究。
其中,通知第三条明确组建备案审核专家团队,要求各地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参照《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备案审核操作指南》,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审核、研判办法,做好学科类培训是否超前超标教学的认定工作。可以说,通知再次对超纲教学进行了强调和声明。
11月23日,该消息再次爆料称立思辰大语文正式改名,品牌不再使用“大语文”,而改为“立思辰文学文化”。目前立思辰大语文方面对这一事件尚未公开发声。
这里需要探讨的一点是,如果所谓的“大数学”、“大物理”……“大学科”是很明显的“超纲”行为,都将成为整顿的众矢之的。
但语文教育是否将成为一个例外?
源力资本合伙人詹研表示“语文教育想搞好就必须超纲”。詹研认为,语文热的背后其实可以追溯到国家文化自信层面。在弘扬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语文在中小学教学、乃至中高考中的分量和关注度持续攀升,甚至还流传出“得语文者得高考”的说辞。
因此相对于“大语文将作为一门严重超纲的课程被整改”的观点,詹研更偏向于“严格遵循大纲是公办学校的本职工作,认真超纲才是培训机构的努力方向(这里仅指语文)”这一看法,詹研提到语文是公立校语数外三大学科中效果最差和进步最慢的学科,现行大纲显著滞后于高层的要求,要想更快更好地消除差距,就需要培训机构一起努力。
毕竟,语文是一门极其特殊的学科,除了詹研提到的效果差、进步慢之外,语文也并非依靠练习就可以迅速提高成绩、没办法通过集训方式呈现教学效果。“语文更重要的可能是思维方式的打开和塑形,解决了思维也就是CPU的问题,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才会有效;另外,语文还需要长期的积累、沉淀、熏陶,特别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既要解决学习兴趣问题,又要解决学习习惯问题。”
因此,在思维和兴趣的导向下,正如詹研所说:“大语文不是素质教育是什么?”
关于“大语文”是否将要整改的政策,我们目前尚未可知,但是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这波的整改,国家除了力度在加强之外,其触角其实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广。
改革需要不破不立、减负需要势在必行
如果我们刚才用了“整顿”一词来概括2018年教育行业的动态,那么用目标导向的视角来看待,这一整顿最终归结则是在“为中小学生减负”上。
在整顿步步推进的过程之中,这一目标实现了吗?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却认为就目前来看,这一轮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整顿、治理,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治理并没有找准核心问题。
在熊丙奇看来,近年来,为减轻学生负担,我国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减少作业布置,减少考试,不对学生进行排名,还有人呼吁降低课程教学难度,可是,校内减负的结果,却是学生校外增负,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家长主动给孩子找作业。对此,舆论把责任推给家长不理性、培训机构逐利。
“真实的原因是,我国对学生的评价,实行按分数排名的评价。只要竞技教育存在,培训热就不可能消除。”熊丙奇认为,教育行业的整治要如何精准到位,首先需要找到“热”和“乱”的来源,“热”的原因找到了,“乱”又在哪里?
熊丙奇分析了武汉的一个现象,而他也表示这足够具有全国代表性。“在武汉,在教育、人社、体育等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备案的培训机构仅占一成左右。例如武汉地区校外培训市场主体共有1万余家,其中,在教育部门审批备案的文化教育培训机构只有460多家,在劳动人社部门审批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200多家。未经任何部门审批登记的‘无证无照’培训机构约有1600多家。”
因此,如果按照目前对培训机构的监管方式,监管部门只能要求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教育备案,并根据备案评估其培训内容是否超前,那么面对无证无照的机构,不可能要求其备案的这些机构。
“如果他们的培训内容超前了,谁来管?此外,对于这些无证无照的机构,根本取缔不了,或者即使取缔,在市场需求的作用下,会转为地下经营,或在整顿后又死灰复燃。所以,无证无照机构就可以长期游离在监管之外。”
找到了“热”和“乱”的来源,也就找到了教培机构要从何而治的主要矛盾。但这就可以真正做到减负了吗?似乎又不是。
“体制内的学校的提前教学问题、超前教学问题,谁来治理?”熊丙奇举例说道,“比如我国所有初中学校,都基本上是初二就上完初三的课,然后用初三一年来复习,这不是明显的提前教学、超前教学吗?但对于这一现象,全社会都默认,甚至还有代表委员提议,缩短学制,因为初中、高中各有一年时间是用来复习的。如果体制内的提前教学得不到治理,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提前教学就是一句空话。”
当然,在这一波整顿里,我们可以看到体制内关于提前教学问题的整治。比如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教育部将从幼儿园、社会机构入手,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育环境、师资能力等方面进行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随后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也开始将小学“零起点”教学进行落实。
再比如,我们也看到对于不唯分数论作为衡量人才评价标准相配套的“新高考改革”、“倡导人才多元录取方式”的出台,都在抑制“竞技教育”的持续发热。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改革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它需要具备的是推倒重来的勇气和势在必行的决心。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整改的力度、节奏、触角如何,我们都期待看到这次整顿过后,整个教培行业越发规范有序的状态;我们也希望看到,在减负的号令吹响了数十载之后,孩子们即将迎来自由、健康成长的新时代。
发布者:老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u148.cn/1426.html
评论列表(5条)
体制内的学校的提前教学问题、超前教学问题,谁来治理?”熊丙奇举例说道,“比如我国所有初中学校,都基本上是初二就上完初三的课,然后用初三一年来复习,这不是明显的提前教学、超前教学吗?但对于这一现象,全社会都默认,甚至还有代表委员提议,缩短学制,因为初中、高中各有一年时间是用来复习的。如果体制内的提前教学得不到治理,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提前教学就是一句空话。
我们也看到对于不唯分数论作为衡量人才评价标准相配套的“新高考改革”、“倡导人才多元录取方式”的出台,都在抑制“竞技教育”的持续发热。
@萨龙网络:我们也应该明白,改革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它需要具备的是推倒重来的勇气和势在必行的决心。
@萨龙网络: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整改的力度、节奏、触角如何,我们都期待看到这次整顿过后,整个教培行业越发规范有序的状态
2018年2月下旬,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