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及落实对教育产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结合民促法的落地,政府在各个教育细分领域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整体而言教育行业的产业化、金融化的趋势进一步得以深化,但不同细分领域受到的影响是不同的。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新《民促法》的执行对教育产业资本化的影响基本上格局初定,对未来10年可以形成基本判断。营利性民办教育资产证券化速度将持续加快,在政策障碍扫清之后,大量资本会持续涌入,上市公司成为收购主力,抢筹优质资产,5年内会达到高峰。其中优质的幼教、K12培训机构、职业院校最值得期待。
同时,在线基因较强的教育机构最佳的布局时期已经来临,三年后当同质化竞争变得越来越惨烈之后,优质的互联网教育机构将成为重要的“非同质化”因素。
此次民办教育促进法终于落实了对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进行分类管理。自此之后所有可以按照营利性分类的教育机构将会最大程度受益,在资产证券化道路上的政策障碍已经被彻底清除。一大批未上市的可以举办为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将探索与上市公司并购合作或直接IPO。2017年及2018年的教育资产并购热潮和IPO热潮验证了这一趋势。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各个细分领域的情况。
政策对于幼教领域的影响
幼教领域受惠于全面二胎政策和民促法分类管理规定,会持续走热(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幼儿园最大的政策不确定性来自于国家对于普惠园的提倡。政府可能会对社区配套园的定价予以指导,因此即便是营利性的社区幼儿园可能在定价权问题上也会受到一定的牵制。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国家对于幼儿园“普惠化”的政策方向引导。2017年教育部协同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正式启动实施2017年—2020年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目前的75%提升至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此后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纷纷出台,提出了各地至2020年公办园以及普惠幼儿园总体占比的目标。目前围绕《意见》各省已经展开行动。
北京: 《北京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无证办园现象基本消除。
支持其他国有单位办园,不断扩大学位供给,提高市级财政对其他国有单位办园的补贴力度。积极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补充学前教育设施,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每个街道和学位矛盾比较突出的城乡接合部地区乡镇,要通过自办或委托等方式至少新办一所普惠性幼儿园。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通过给予扩班补助、租金补贴、生均定额补助等方式,支持社会资本开办普惠性幼儿园。简化社会资本开办普惠性幼儿园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施修缮改造,改善办园条件。对于目前存在的无证幼儿园,将进行分类治理。引导和督促经改造能够达到审批条件的无证幼儿园举办者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尽快取得相关许可,合法规范办园。
广州: 广州市发布《广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理顺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进一步落实。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逐年提高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比例,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补充和培养培训机制,健全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动态评估与监管体系,科学保教得到落实。
到2020年,全市适龄儿童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保持100%以上,满足本市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以上;力争公办学位数占幼儿园学位总数达到50%以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30%。
长沙: 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沙市城镇住宅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及产权移交暂行办法》,要求1200户及以上住宅小区应按标准配建配套幼儿园,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基本完成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7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5%,
以此作为2018年的长沙学前教育工作目标。
深圳: 2018年1月深圳市发布“深圳新型公办园建设实施方案(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简称《实施方案》)在深圳民办幼儿园举办人群体里引起了广泛争议。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原先举办者拥有经营权,政府拥有产权的民办政府产权园转为公办幼儿园的方案,涉及目前深圳市约340所较优质的园所。意见稿同时提出到2020年,深圳市新型公办园总数达600
所,占比达到市幼儿园总数30%以上,新型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到80%以上。根据《实施方案》中的新型公办园建设路径,到2020年,深圳市将新建或补建200-300所居住配套幼儿园,建成后产权移交所在区政府,办成新型公办园。与此同时,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政府产权幼儿园全部收回,转变为公办园。虽然目前《实施方案》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虽然也面临区政府财政压力等困难,但政策的导向也是非常清晰的。
从以上政策我们可以看到,民间社会资本利用政府手中的公共资源来举办营利性的幼儿园将来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性限制。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市场的需求,随着消费升级,家长对于教育品质的要求会日益提升,哪怕价格贵,家长也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更高品质的幼儿园。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即使是普惠园内也可能会出现高价分层次的“附属”园,比如有些高端社区幼儿园会分成普惠班和高价的国际班。而在非公共资源基础上举办的营利性幼儿园则不受到政策的限制,可以通过建立高端幼儿园来满足市场上20%的高端人群的需求。
在多重政策因素的影响下,幼教领域“二元制”模式日渐清晰,即民办幼儿园将在“普惠性”与“高端”两条发展路径中进行选择。市场逐渐向普惠性园所作为主导,中高端园所作为补充的“二元制”模式进行过度。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对于硬件条件优质、课程体系领先的中高端民办幼儿园追逐趋势更加明显,大型幼教集团持续保持高频率的收购并购动作,资源争夺趋向白热化。
政策对于民办中小学的影响
我们再来说说民办中小学,即K12的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可以分为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根据此次修订的民促法,义务教育不能设置为营利性的,可以说是此次修法受“负面”影响最大的细分领域。非常明确的是,义务教育的实体学校在A股独立IPO是已经没有可能了,但我们需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K9学历教育(民办中小学)依然是非常值得投资的领域,首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民办非营利性质的中小学(包括国际化学校)依然可以通过设置管理公司的方式(类VIE架构)获得正常的收益,比如为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教学、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等服务所获得的收益,或者通过场地租赁获得的租金收益等。以这样的管理公司通过VIE架构在港股和美股登陆资本市场,依然是行得通的。即便日后政策日益收紧,对管理公司这种关联交易加以限制,也不会一棒子打死,毕竟很多管理服务是合情合理的,交易的真实性和定价的公允性才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投资逐渐升温,已有数额庞大的民间资本涌入中小学全日制教育细分领域之中,众多成规模的民营中小学教育集团应运而生。仅在2017年登陆资本市场的就有不少民办K12学历教育集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宇华教育和睿见教育。
在新《民促法》三审通过前,宇华教育和睿见教育就分别在2016年的8月和9月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并成功于2017年初在港上市。宇华教育和睿见教育均是通过设计VIE架构完成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宇华教育首先在英属维京群岛及开曼注册项目公司搭建上市主体,后通过其在香港的子公司,在中国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西藏元培信息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后通过协议安排,将旗下民办学校的利润,以服务费的方式支付给西藏元培,从而实现上市主体利润。与宇华教育类似,睿见教育也是通过搭建VIE架构完成利润的“导出“。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后,宇华和睿见都通过自建及收购并购方式快速扩大自身体量,并通过逐年提升学费等方式保证收入稳步增长。
目前来看新《民促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并不涉及对外商投资相关的VIE架构的约束,也并未禁止任何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向企业支付服务费,以及对此类服务费的金额有任何限制。从长远来看新《民促法》的实施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必将带来更加严格的限制,资本需要谨慎,但从当前港股和美股上市的学历制机构的情况看来,也不必过度紧张。
另外,学历教育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生均变现能力很强。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校完成小学和初中学习,这就是9年的时间,如果再加上高中那就是12年。在北京一个国际化的学校每个学生每年至少缴费10万以上,12年就是120万。这是任何一个培训机构和其他细分领域赛道难以比拟的。
而且线下的实体学校具有极强的入口效应,基础教育阶段是全产业链覆盖,和课外的培训体系可以形成非常强的联动作用,潜在变现的可能性很多,比如举办课外辅导、留学、游学、素质教育等。
还有民办私立学校尤其是国际学校在形成品牌之后,本身就是非常值钱的无形资产,由办学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资源不可估量。国际化学校是个大的“连接器“,学校的家庭用户大多都符合高净值人群的定义,所以当很多学校发行“学校债”的时候,融资并不困难。
对于K9义务教育的法律限制,我个人认为不仅不是坏事,反而可能是好事。”非营利性”会吓退一众急功近利的资本,而剩下的则真正是有教育情怀的资本,愿意伴随学校一起成长,铸就百年名校。
真正穿越历史的从来都不是资本市场的大亨,而是那些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大师、在教育上有所建树的大学。牛津、剑桥历经八九百年的历史沧桑依旧不倒,伊顿公学数百年间也是培养了无数的名流雅士,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并不是因为它们怎样挣钱,怎么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成就这些伟大学校的是它们高品质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区别于其他细分领域,公益性最强,社会属性最强,同时也最需要注重意识形态的问题。从公益性和社会性来看,政府必然会推荐教育资源公平化的问题,这点与公立学校并无二至,比如上海就在推进民办公办同步招生。
上海市教委公布《2018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2018年上海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公民办初中同时启动招生工作。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统一入学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环节。
按照意见内容,如果家长不选择报名公办小学,又未被民办小学面谈后录取的,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这就是教育资源公平化的导向,民办中小学同样纳入范围。
另外从意识形态来讲,国家对于课程体系的要求也逐渐收紧。同样以上海为例,2016年10月19日,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在市教科院召开了“上海市涉外民办学校政策解读会议”,上海市金苹果双语学校、世界外国语中学、包玉刚学校、平和双语学校、协和双语学校等21所民办学校校长及各区教育局分管科长参加此次会议,会议就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教委对目前涉外中小学开办国际课程等问题进行了政策解读并明确要求。民办学校主体要以《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为依据,课程设置由国家审定,教材也需经国家审定,以义务教育教材目录为基准,同时规定民办学校有一定程度上的教育设置自主权,但设有底线。
上海市教委认为,整顿民办学校的国际课程很有必要。具体措施如下:完善民办中小学的审批流程,尤其加强对对中外合资、外资、内资(有外资背景)的学校课程审核;禁止国际课程的整建制引入,在民办学校课程设置在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基础型课程的三个板块中,不能触碰基础型课程红线。同时,还要加强对民办中小学教学过程的监管:在教材管理上,学校、区教育局、教委,区教育局要强化主体责任,督导并审核所有教材。外资或中外合资背景的民办中小学校,必须制定外资退出方案,严格审核并督导融合境外课程的中小学校,牢牢把握国家主权意识和意识形态。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出现以外国人命名的学校名字,不能全是融合课程或拓展型课程,不能整建制引入国外课程。等等。
2017年,国家在教材审核方面进一步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做好教材管理有关工作,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
国家教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研究审议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教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有关教材工作,审查国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审查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国家规划教材。
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可以选择成为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在政策层面限制相对较少。学历制的学校变更还需要到所在地的教委去申请,把自己变成营利性的学校。而这个过程是要经过一个行政许可的,是要有审批的,不是自动实现的。各地方教委的政治导向会决定变更程序的快慢、难易。
此次新《民促法》实施,除义务教育阶段必须为非营利性的规定对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之外,对于存量高中阶段学校转为营利性后的土地、财产以及相关税费等要素将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原有的政策补贴和优惠也必将对于民办K12学历教育的经营者产生很大冲击。
原有大量的中小学是从小学到高中一体的,单独做高中的学校并非多数。当把营利性的高中从原有的体系中分离出来之后,需要做资产的划分和清算并且申请补办新的办学资质,这个过程也非易事。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逐步推进普及高中教育”,高中教育未来是否会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也存在不确定性。
在高中阶段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国际化学校的崛起,市场蓬勃发展。目前各地国际高中已经普遍产生较好的营收,各路上市资本也在争夺优质国际高中,针对国际化学校的办学,各地政府的政策在不断跟进中。
2018年2月1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为建设创新名城,推出1号文件及45个配套细则。在《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实施办法(试行)》引起关注。这部办法从制定目标、推进国际化教育发展以及拓宽对外交流合作三方面完整规划了南京国际化教育到2020年该如何发展,同时其开放政策也为国际化教育在南京发展带来利好。
在这部办法中,可以看出南京对国际化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数量上,2020年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增至7所,国际化学校增至100所,但南京现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仅有一所,国际化学校只有22所,这意味着南京要在两年内实现学校数量7倍及10倍增长;政策上在办学场地、教育装备、法人登记、税费征缴、校际交流等方面给予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扶持;合作办学方面持开放态度,鼓励普通高中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以,在多方面支持下,南京市国际化教育发展可能在未来两年内迎来一个小的高峰。其他一些城市也有类似南京的政策,国际化学校尤其是国际化高中的发展春天才刚刚来临。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限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府对于国际化高中给予普遍支持的态度,这主要是与很多大城市国际化发展方向和未来国家对外开放的整体政策分不开的。
另外此次民促法修正案还帮助民办学校类资产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所以除了IPO之外,优质的民办学校还有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证券化(ABS)等各种融资渠道。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2017年2月6日,
“广州证券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学费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上交所无异议函。这是2016年11月《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三审稿)通过后的首个民办教育ABS。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成立于1993年,是北京市较早成立的民办学校。由此可见,民办中小学在未来的融资渠道方面会更加多元化。
发布者:老王,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u148.cn/1294.html